
为什么哺乳期的妈妈容易出现急性乳腺炎呢?
专家表示:造成哺乳期妈妈出现急性乳腺炎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乳汁淤积导致,乳汁淤积是发病的主要原因。乳汁是理想的培养基,乳汁淤积将会利于入侵细菌的生长繁殖。乳汁淤积的原因主要是乳房发育不良阻碍哺乳或是乳汁过多或婴儿吸奶少,致使乳汁不能有效排空,乳管不畅通;二是细菌入侵,乳头破裂或皲裂,细菌沿淋巴管入侵是感染的主要途径:婴儿口腔官人,吸乳或含乳睡觉,致使细菌侵入乳管,也是一种感染途径。这种情况通过发生于初产妇,另外断奶时,6个月后的婴儿已经长牙,易致乳头损伤。
乳期妈妈应该如何预防急性乳腺炎?
避免乳汁淤积,防止乳头损伤,并保持乳头清洁是预防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关键。
1、孕期经常用温水清洗乳头。
2、养成按需哺乳的习惯,妈妈如果感觉乳房胀了或者宝宝饿了则应及时喂奶。
3、不要让宝宝养成含着乳头睡觉的习惯。
4、如果妈妈的奶水很充足,而宝宝又吃的比较少的话,妈妈应用吸奶器将乳汁吸出来,保持乳腺管的通畅。
5、如果乳头有破损或皲裂,应及时做好护理。宝宝吸完奶以后,可以挤出乳汁来涂抹在乳头上等其风干,这样利于保护乳头。
6、注意宝宝口腔卫生。
哺乳妈妈出现哪些情况表明患了急性乳腺炎呢?
哺乳期的妈妈如果出现乳房肿胀疼痛,局部红肿、发热时,一定要当心了,因为这很有可能是急性乳腺炎发生的前兆,这时新妈妈一定要及时治疗,如果此时不及时治疗的话,那么,可能形成局部脓肿。患者可能出现寒战、高热、脉搏加快,或者伴有淋巴结肿大、压痛,
新妈妈患有急性乳腺炎可不可喂奶呢?
专家表示:新妈妈如果仅出现乳房红肿,排出来的乳汁在外观上和正常的乳汁无异,可以不必停止哺乳,如果出现乳腺局部化脓的情况,这时就需要停止哺乳了,因为,如果这时候不停止哺乳的话,宝宝吸吮感染细菌的乳汁很可能出现腹泻。
哺乳期妈妈出现急性乳腺炎怎么办呢?
哺乳期的妈妈出现了急性乳腺炎一定要及早的治疗。那么,急性乳腺炎应该如何治疗呢?专家表示:治疗原则是消除感染、排空乳汁。如果哺乳期的妈妈出现局部红肿可以让宝宝多吃奶,这样可以及时排空乳汁,利于缓解乳腺导管的不畅通,从而减轻乳腺炎。如果出现合并细菌感染,则可用抗生素治疗。出现局部脓肿则需要手术切开引流。